2012年4月27日 星期五
【看展覽】巴西吉他二重奏 拉丁狂想
雙古典吉他二重奏的演出,我是第一次聽現場的,
我期待是好聽的,想要進一步接觸的,
在第一首曲子節奏充滿新鮮以及挑釁的旋律下,
很快讓我感受到對於合奏的一種愉悅感,
他們對於節奏瞭若指掌,明快且精準的指法抓住我對音樂格外的訊息。
在中間轉換了幾種氣氛比較陌生的曲目,
比較有思維性以及情感的表現,不時帶出許多不規則的伴奏旋律,
雙吉他在描述這樣的感覺很複雜,特別在合奏上面,
此起彼落的鋪陳在延續有些許的阻礙,
有時候很棒,但有時候會有些小小失望,
像是兩組演奏不一樣旋律的樂團互相在碰撞,
在複雜的規律中尋找有意思的片段。
在過去聽其他演奏也會遇到這樣的情形,
對於曲目的不熟悉, 比較困難去清楚體會。
下半場額外演奏一首台灣的曲目,
旋律是台灣早期的民謠,快樂的出航,
熟悉的音樂聽起來真的很開心,
特別在雙吉他的伴奏下,歡愉的旋律更顯得熱鬧,
除了佩服這個兩位演奏家在演奏上的高度默契外,
也對於台灣歌謠的作曲家有一層深深的敬意,
特別在不同的樂器伴奏下,格外的感動,
簡單,但是豐富。
是我在這場演奏會中特別喜歡的片段。
我相當喜歡裡頭膚色比較黑的那位演奏家,
在演奏時總伴著許多自己投注進去的動作,
有時會給我一種驕傲跟率性,有時帶點憂鬱,
對於音樂的投入有幫助我感受到音樂中傳遞的訊息,
即便是在很遠的地方看這個表演。
-------------------------------------------------------------------------
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看展覽】烘焙展
烘焙展
三月二十五號是烘焙展的最後一天,我媽跟展場人員取得了邀請的門票,
前往我媽在電視上哈彎腰的烘焙展(其實她最想去的應該是美食展),
但這門票去買是很貴的,不用白不用,充當一下車伕,前往了南港的展場。
我對烘焙展原先是興趣缺缺,但在前往後是充滿著驚奇啊!
展場外其實就聞到很濃的烤麵包香,
過去逛的生技展或是機械展,還沒有如此親民的感動呢。
時候是中午。是,我們一定空著肚子準備來試吃的!
烘焙展主要分幾個區塊,
除了我們平常在市面上看見的很多麵包外,還有很多物的流設備參展,
這是我家的老本行,初期我爸不清楚這地方的魅力何在,
花了不少時間再跟那裏的老闆們問資料,
蒐集我跟我父親一個計畫案的相關資料。
至於我媽,已經去物色附近味道最棒的店家去了,
而我跟我妹除了注意家裡兩位好奇寶寶外,也留意在附近許多賣原料的地方,
像是起司、麵粉、還有很多味道很棒,但濃郁過頭的果醬。
我也蒐集了一些機器照片,
鬼了,雖然是烘培展,但我還是喜歡看機器那種安定的規律性,還有在設計上的巧思與方法。
一般在麵包店或是電視節目看到的烤箱,
每隔兩三家,就可以看見正在現烤的麵包,
那種觀看麵包在烤箱內變化的感覺真的很棒,我常常逗留在附近看。
此外,烤好的麵包大部分都有提供試吃,
即時的現烤麵包耶!不吃嗎?
在這裡要放上這張照片,
過去有看果汁機廣告的朋友們,
一定認識當時相當轟動的貴夫人果汁機老闆,
他可是現在momo購物、東森購物台的前身,
再看見他在攤位上介紹料理果汁機時,
我一家人真有說不出的親切感,你知道當時在電視機前有多哈那台果汁機嗎!
他還真是沒什麼變啊!這應該就是他堅持數十年的養生最佳範本,
也就是說,喝他品牌所榨果汁、以及生機的飲食,是真的能養身的喔!
相較生技展的維他命、維生素配方等等的製錠劑來的吸引人,
但要家庭每天要準備這些東西,還挺困難的(就我家而言。)
連續吃了幾家的麵包,人潮開始變多,有讓我回憶在九份的人肉電梯,
而且試吃的人很多,會插隊的人算是客氣,
討厭的是那種不得理也不饒人的人,但大家到這好像都很有經驗了,
加上店家都一直在宣導,小衝突多止於眼睛的互瞪,這點是可喜可賀!
在之前有吃過一種年輪麵包,
他的烤箱很特殊,是很像烤滷豬的方式,一邊旋轉一邊烤,
再一層烤熟後,再加上新的一層麵粉。
這樣的麵包要烤很久很久很久,最後形成年輪的樣子。
所以可以看見這烤架有數隻橫桿,雖然一次烤的數量變多,
但仍不像傳統的方式那樣的大量,
這種麵包很貴吧!因為製作流程的問題,
但就只吃年輪麵包的口感我不太喜歡,
他比較適合添加像是鮮奶油或是蜂蜜的方式,讓口感有次元等級的提升。
我們走到在設計蛋糕的幾個專櫃,在這攤位駐留很久,
這位蛋糕師傅在介紹許多鮮奶油的擠奶油噴嘴,很多人在那裏圍觀,
我先是想到右手要將奶油擠出來需要多少的力道,
然後要如何控制在一定量後,去做一系列的修飾,
這種肌肉的平衡以及調控真的相當精細。
但真正讓我待很久的原因是我在想剛剛麵包內餡的口味很少,
想到現在開發新口味的麵包,其實並沒有多大的變化,
原因可能就在於像這樣的原料其實在提供上的口味不多,
變成說新口味的麵包,是使用舊口味的內餡去做變化,有點老藥新用的感覺,
而真正新開發的口味,礙於無法向廠商訂購,
所以在銷售的單價上會格外的高,突然跟外面的售價有許多不謀而合。
今年是龍年,在經過參賽展區就會看到很多拿麵包或各式材料來雕塑的藝術品,
各位就看看吧!就麵包層次上的藝術品所達到的境界。
很多都由國內的餐飲學校學生所做的產品。
營養食品一定會提到可可,巧克力也是這展覽的另一項主題,
愛吃巧克力的人好多啊!包括我在內。
但這裡的巧克力專賣店價格都是天龍人等級的,
也或許我不知道巧克力的行情,裡面人最多的是有提供試吃的18度,
我妹去排了一小塊是吃的白巧克力,
天殺的!18度的巧克力怎麼這麼好吃!
我只知道溫溫的巧克力很好吃這件事而已。
而照片這家賣的無糖可可,我在峇里島已經有體驗過了,
好在這裡試吃的產品有加糖,不然會嚇跑不少客戶。
照片是可可,老實講我還不知道可可如何變成巧克力,
有吃過巧克力,也該看看可可長什麼樣子,
看起來挺像膺品的,但這種量可是貨真價實,
乍看下很有酪梨的質感,
而我則是在臉書的莊園美食裡認識他的喔!
這裡有個蠻有趣的小插曲,
話說我們走到這店家的後面販賣部,那裏的小姐跟我爸介紹製麵條機,
如何輕鬆做麵條等等,然後提到一台價格要五千多元,
我爸媽很少下廚的,還做麵條勒,所以就回頭看我,
我說我很喜歡吃麵,但我不知道我吃的麵糰是用什麼麵粉,
過程需要哪些手續。
於是就趁我爸媽去試吃其他東西時跑來看老闆在介紹機器,
一插進來就看見老闆面紅耳赤的再跟一個媽咪講話。
你的機器不好用,我也有買,但我沒辦法像你這樣做出麵條來。
你一定是買到前面那一台兩三千塊的機器,我跟你說,那是大陸仿的,要買真貨就只有我這裡,我這台機器怎麼可能做不出麵條?
你那麵糰都揉不起來,怎麼拉出麵條來?
怎麼揉不起來?隨即他抓起了桌上的麵條碎屍。
我這些做壞的麵條揉揉,你看!他轉了轉機器,一塊亂七八糟的麵屑又變成一片麵糰。
太太我跟你說,你一講我馬上就告訴你問題出在哪?全台灣就我在做這機器,你買到的一定是大陸仿製,你這麵糰不能先用二號滾輪,滾輪用二號是將一號滾完的麵糰打薄,不是拿來桿麵糰的,你拿比較薄的滾輪來滾麵糰,當然什麼都滾不出來。
另外一個!他拿出了麵粉袋,如果你在調麵粉的時候水加太多,一樣不會滾出麵糰,隨即就示範了整個操作過程,這時我妹就走了過來,我跟我妹說,我會做麵條了!!瞧這些人,將廚房瑣碎的事情變得很有趣,而且很簡單呢!
巧克力的作品中,我很喜歡這個作品,
我爸那時跟我介紹這作品的涵意,我聽完後只淡淡說了兩句,
我掃過去裡面所有的作品,我最欣賞他用巧克力詮釋木頭的感覺!
他愣了一下,這不是巧克力吧!旁邊才是巧克力,你看攝影機、相機那些才是!
不,那些巧克力的陪襯品做的爛死了,真正的精華是在那塊木紋桌子的巧克力,
特別是在他勾勒的桌腳線條,即可亂真。
他不信,擠去前面問了旁邊的學生,
而我媽則跟我說這可能裡面有用什麼支撐的東西,像是在看旅遊頻道的蛋糕節目一樣。
嗯,我點頭,但就這樣的高度,全部巧克力的機會很高,只要溫度許可。
不久我爸就擠回來了。全部都巧克力!
這話奠定了這位冠軍作品的氣勢。
最後給各位看一下蛋塔工廠的豪邁試吃,
我看見時排隊人潮不知排到哪去了。
這家蛋塔在輔大附近也有開,最近才吃過呢!
以25元的價格來講,是可以接受的高級美食喔!
-------------------------------------------------------------------------
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
【看展覽】杜銘章 海蛇棲地研究
2/22的一次系上演講,
請到這位寫過蛇類大驚奇的生態學老師,
讓我對生態有種陌生的感覺,
要不是後面學弟妹的提醒,
壓根不知道這位老師其實大有來頭,
或許我真的對生態一無所知,
什麼生物啊~行為啊~我都置之不理,
但我還是喜歡觀察,
也許該分門科系叫做生態環境"觀察"系,
來收留像我這種要生態不生態、要環工不環工的人吧!
這杜老師目前在臺師大生態所任教,
研究一個我以為在台灣沒有的海蛇,
後來想想這想法真的很蠢,
就很像是你在赤道附近的某大學做研究,
然後跟指導老師說:
我想要研究北極熊或是國王企鵝之類的生物。
所以看完不要到處跟鄰居說台灣沒有海蛇,
有!都粗體了,夠魄力吧!
老師很快的把海蛇這生物的背景資訊都丟出來,
像是他研究的闊尾海蛇其實不是一般我們所認識的真海蛇,
真海蛇在演化上已經到無法在陸地上行走的境界,
而闊尾海蛇還有一點在路上行走的能力,
也提到這兩類海蛇可以用鼻孔的高度與腹板的寬度來做區分,
鼻孔的位置越高,容易換氣,大多時間會待在海中,因此腹板會慢慢退化,
以適應在游泳時的流暢性。
而鼻孔較低的,可介於沿岸與海水之間的生存,腹板也比較寬,
可以在陸地上爬行。
闊尾海蛇是屬於後者。
此外,海蛇這樣的生物也只存在於太平洋,大西洋沒有,
這點讓我蠻驚訝的。
這讓我覺得,如果每一科的老師都有像這樣的經驗分享,
每個人應該很有機會找到鍾愛某種科目的能力。
抑或是....在這些華麗的項目中迷失??
杜教授結束他的介紹後,
花很多時間在分享做實驗的過程,
當然他講得很有趣,甚至會有不少人再度顛覆對生態研究的想法,
生態研究實際上要花很多時間與經驗,甚至要些許的運氣,
能像杜教授一樣找到這樣的機會很不容易,
但像在他提到其中一個研究時,不得不佩服他的反向思考:
有位從國外來的研究生找到杜教授研究在台灣的闊尾海蛇,
為在蘭嶼的闊尾海蛇有三種,
但共通好處是他不像國外的海蛇,需要潛水尋找,
在沿岸的洞穴找,就有這樣得機會,
再過去的課本、參考書提到海蛇會喝海水這件事情,
雖說對我們而言這可能是不用問的問題,
他住在海裡面,不喝海水喝什麼??
而且他跟一些海鳥一樣有鹽線,喝進去的海水可以透過鹽線將多餘的鹽分排除,
那位研究生在知道這件事情後,
希望知道海蛇會不會喝淡水這件事情,
於是千里迢迢來到台灣找杜教授,
教授聽完之後,
突然問起,海蛇會喝海水嗎??
這件事情顛覆了過去對海蛇的想法,
海蛇喝淡水,還有不怎麼鹹的水。
也因此,杜教授在日本訪查時,
能準確的判斷出海蛇的棲地,
相當有意思。
日本訪查的原因是杜教授發現了另一個有趣的現象,
他發現某些品種的海蛇在小島嶼會消失,
進而推測這些海蛇跟地域性之間有關系,
所以進入了另一個實驗。
這段故事讓我體會到這行業很辛苦的地方,
除了經費不足外,
在實驗過程中克服的問題很多很複雜,
且就如過去我所得到到訊息,
並不是任何地方都能如預期,找到足夠的樣本數量。
但做研究的那種企圖心在杜教授身上也是有的,
杜教授在台灣、菲律賓、日本上下數個島嶼進行相關研究,
發現可能與島嶼大小有關系,
套上前面研究所發現的東西,
推測可能跟島嶼太小沒有辦法喝到淡水有關系。
他們預備申請一筆金額來進行這塊研究。
>>>>>>>>>>>>>>>
我覺得做研究應該像他們這樣,
過程中充滿著樂趣,
也充滿著挑戰,
但都是在能夠克服的範圍下去達成,
當然我們不能選擇問題的難度,
但至少在解謎的過程中,
會讓過程充滿著樂趣,
而不是壓力、鬱悶、還有一堆雜七雜八的狀態。
當然,在一般人眼裡,
他們很可能就在搞這些事情。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普遍大眾會認為研究很輕鬆吧。
怎麼想吧!
學術界如果是這樣子的想法,
會讓接觸社會與學術界的人有區隔,
像是自己給自己劃上了區隔線一樣,
什麼建立技術障礙啊~很難溝通,缺乏實務經驗等等。
如果有一天,這兩邊沒有障礙時,
學術界其實有很多東西可以應用在產業界上,
但因為學術界很精細,需要去反覆驗證,
所以很饒舌,但若能體會到學術界的妙處後,
會發現在產業界上不用花很多時間做所謂的經驗測試,
也不用因為學術界的方式比較簡單而跟學術界賭氣,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人生,
以及自己擅長的事情,
當受到了阻礙後,會遇到很多很多狀況,
討厭、憎恨、無奈、無所適從,
我只希望在面對時,
能夠有從中尋找自己興趣的樂趣,
Aal lzz Well
在慢慢朝自己喜歡的目標前進。
-------------------------------------------------------------------------
請到這位寫過蛇類大驚奇的生態學老師,
讓我對生態有種陌生的感覺,
要不是後面學弟妹的提醒,
壓根不知道這位老師其實大有來頭,
或許我真的對生態一無所知,
什麼生物啊~行為啊~我都置之不理,
但我還是喜歡觀察,
也許該分門科系叫做生態環境"觀察"系,
來收留像我這種要生態不生態、要環工不環工的人吧!
這杜老師目前在臺師大生態所任教,
研究一個我以為在台灣沒有的海蛇,
後來想想這想法真的很蠢,
就很像是你在赤道附近的某大學做研究,
然後跟指導老師說:
我想要研究北極熊或是國王企鵝之類的生物。
所以看完不要到處跟鄰居說台灣沒有海蛇,
有!都粗體了,夠魄力吧!
老師很快的把海蛇這生物的背景資訊都丟出來,
像是他研究的闊尾海蛇其實不是一般我們所認識的真海蛇,
真海蛇在演化上已經到無法在陸地上行走的境界,
而闊尾海蛇還有一點在路上行走的能力,
也提到這兩類海蛇可以用鼻孔的高度與腹板的寬度來做區分,
鼻孔的位置越高,容易換氣,大多時間會待在海中,因此腹板會慢慢退化,
以適應在游泳時的流暢性。
而鼻孔較低的,可介於沿岸與海水之間的生存,腹板也比較寬,
可以在陸地上爬行。
闊尾海蛇是屬於後者。
此外,海蛇這樣的生物也只存在於太平洋,大西洋沒有,
這點讓我蠻驚訝的。
這讓我覺得,如果每一科的老師都有像這樣的經驗分享,
每個人應該很有機會找到鍾愛某種科目的能力。
抑或是....在這些華麗的項目中迷失??
杜教授結束他的介紹後,
花很多時間在分享做實驗的過程,
當然他講得很有趣,甚至會有不少人再度顛覆對生態研究的想法,
生態研究實際上要花很多時間與經驗,甚至要些許的運氣,
能像杜教授一樣找到這樣的機會很不容易,
但像在他提到其中一個研究時,不得不佩服他的反向思考:
有位從國外來的研究生找到杜教授研究在台灣的闊尾海蛇,
為在蘭嶼的闊尾海蛇有三種,
但共通好處是他不像國外的海蛇,需要潛水尋找,
在沿岸的洞穴找,就有這樣得機會,
再過去的課本、參考書提到海蛇會喝海水這件事情,
雖說對我們而言這可能是不用問的問題,
他住在海裡面,不喝海水喝什麼??
而且他跟一些海鳥一樣有鹽線,喝進去的海水可以透過鹽線將多餘的鹽分排除,
那位研究生在知道這件事情後,
希望知道海蛇會不會喝淡水這件事情,
於是千里迢迢來到台灣找杜教授,
教授聽完之後,
突然問起,海蛇會喝海水嗎??
這件事情顛覆了過去對海蛇的想法,
海蛇喝淡水,還有不怎麼鹹的水。
也因此,杜教授在日本訪查時,
能準確的判斷出海蛇的棲地,
相當有意思。
日本訪查的原因是杜教授發現了另一個有趣的現象,
他發現某些品種的海蛇在小島嶼會消失,
進而推測這些海蛇跟地域性之間有關系,
所以進入了另一個實驗。
這段故事讓我體會到這行業很辛苦的地方,
除了經費不足外,
在實驗過程中克服的問題很多很複雜,
且就如過去我所得到到訊息,
並不是任何地方都能如預期,找到足夠的樣本數量。
但做研究的那種企圖心在杜教授身上也是有的,
杜教授在台灣、菲律賓、日本上下數個島嶼進行相關研究,
發現可能與島嶼大小有關系,
套上前面研究所發現的東西,
推測可能跟島嶼太小沒有辦法喝到淡水有關系。
他們預備申請一筆金額來進行這塊研究。
>>>>>>>>>>>>>>>
我覺得做研究應該像他們這樣,
過程中充滿著樂趣,
也充滿著挑戰,
但都是在能夠克服的範圍下去達成,
當然我們不能選擇問題的難度,
但至少在解謎的過程中,
會讓過程充滿著樂趣,
而不是壓力、鬱悶、還有一堆雜七雜八的狀態。
當然,在一般人眼裡,
他們很可能就在搞這些事情。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普遍大眾會認為研究很輕鬆吧。
怎麼想吧!
學術界如果是這樣子的想法,
會讓接觸社會與學術界的人有區隔,
像是自己給自己劃上了區隔線一樣,
什麼建立技術障礙啊~很難溝通,缺乏實務經驗等等。
如果有一天,這兩邊沒有障礙時,
學術界其實有很多東西可以應用在產業界上,
但因為學術界很精細,需要去反覆驗證,
所以很饒舌,但若能體會到學術界的妙處後,
會發現在產業界上不用花很多時間做所謂的經驗測試,
也不用因為學術界的方式比較簡單而跟學術界賭氣,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人生,
以及自己擅長的事情,
當受到了阻礙後,會遇到很多很多狀況,
討厭、憎恨、無奈、無所適從,
我只希望在面對時,
能夠有從中尋找自己興趣的樂趣,
Aal lzz Well
在慢慢朝自己喜歡的目標前進。
-------------------------------------------------------------------------
2012年2月6日 星期一
【看展覽】二十屆台北國際書展
幾天前蝴蝶相邀,在上禮拜六去了趟書展,
我逛書展算是種習慣了,
但今年確實不太想去,
翻不完的論文,以及一堆芝麻算皮的雜事,
但好友相邀,見面說說話,卻是大樂事,
所以就去拜訪拜訪了。
我跟蝴蝶很快就掃掉目前在台灣幾家知名的書局,
而我再次被新書包圍的感覺有些難以言喻,
今年感覺最明顯的是,
我們慢慢界定出每一家書局出書的風格,
也慢慢對書籍的要求變高,
我不知道有沒有在這裡聊過對於文字詮釋方式的挑剔程度,
到了書展稍稍變得本加利些,
這有好處,就是在下手時會在三思,
以免小藍離開的太快,反倒錯過真正有收藏價值的文本,
收藏價值?沒錯,就是收藏價值。
我在考慮我在家中的書籍要開始往圖書館送,
留下些我這年紀該有的東西,
少數的回憶,專業與經典的反覆回顧,
可以讓我願意去接受更多新穎的資訊,
這是種借喻。
我聊聊我這次在書展中的幾個戰利品:
我習慣去挑一些不曾出現的品種為主,
設計上的變化、內容敘述的變化、呈現文學的變化等等。
很快,我在一堆書中翻到了一本手札,
描寫母親離別人世的一本日記,
每頁只有短短幾行文字,
但因為這位翻譯翻的真的很好,
超過我對外國詩選的翻譯印象,
他的敘事很有意像,也能引起我的悲傷,
是我在書展中相當相當喜歡的一本書,
但奇怪的是我並沒有選擇購買,
現在想想有些小小遺憾,
能夠遇上和我胃口的作家不多,
我不該因為家裡的因素而選擇不買,
痛苦。
在書架上找到了電影險路勿近的原著書籍,
我翻了幾頁也愛上了,
於是就把他新作長路給搬了回去,
他小說很薄,相較現在愛寫超長篇小說得作家來說,
也許是因為這樣,他贅字很少,
短短幾行字就塑造出一種凝重、恐怖的氛圍,
我很快就想像到了電影的畫面,
默讀這本書的推薦語,
一般人而言,這只是簡單的西部黑道對戰的影片,
但在這位作家的執筆下,卻成為了道德與人倫喪失的悲情社會。
那種氣勢,讓我對這位作家的作品印象更加深刻,
無形中成了我崇拜的作家之一,
另外一位作家大家比較耳熟能想,
史蒂夫金,
為了尋求我在作品上的完美,
所以買了本他的寫作之道,
這幾天看了前面三十多頁,
挺驚訝他在小時候的思維跟我現在很像,
對於墨守成規的書感到厭惡,
為追求故事中多變與趣味性為樂,
雖然在翻譯過來的小說在我看來很像是學會寫長篇小說的九把刀,
(在這本書中,更讓我覺得是九把刀翻譯的感覺......)
但我還是覺得很有價值去收藏這樣的書籍,
至少擺一本,可以增加寫作能力一樣。
事實上可能也有幫助,
對我來說,他的成功不像其他人會有種自我跳級的感覺,
平易近人的語調讓我對寫作方法有層體會,
我沒想過會模仿他的寫作風格,
但他對寫作的體悟值得我們花錢去收藏他的作品。
我還買了一本在discovery travel擔任主廚的Oliver書籍,
我看過很多主廚節目,
但他的看最習慣,
我對食物沒有要求,
我不會懂那些在餐廳大哄大叫比賽的原因,
雖然有時真的不錯看,
但看oliver秀廚藝的感覺很親民自然,
而且他很貼近當地的市集,
現在說不上來差異,但我很喜歡這樣的感覺,
他讓料理變成一種很愉快的事情,
而且是渾然天成的,
我從一位朋友得知他有在做公益的事,
但單就他的個性,只要持續下去就會有所改變的力量。
最後是一本台灣年曆,
他紀錄了台灣大大小小的慶典,原住民的、非原住民的,
另外也提供每個月台灣盛產的東西,
還有大家習慣在那時做的事情,
算是一本工具書,
因為插圖很多,我相當喜歡這種感覺,
猶豫了一下後就買了下來,
好歹每個月可以跟老媽建議拜土地公別再買水梨跟蘋果吧!!
>>>>>>>>>>>>>>>>>>>>>>>>>>>>
我在當天有遇到很多作家,不管是有名的還是沒有名的,
還有遇到一些政論明星,研究歷史的,
推廣什麼的,也遇到了大學同學,
但最有趣的還是一個研討會裡聽到的一段話:
你看這張圖片,請問這杯水該怎麼稱呼,
是半杯裝滿的水?還是半空的杯子?
我跟我朋友都發現了這問題的蹊蹺,
不久那位作家就說了:
不管是半空或是半滿的杯子,他都是裝滿的杯子。
我當下了解了,這個作家的心充滿著包容、樂觀,
但我不是,
在突然被一道光閃過去後,
心裡還真有些暖意。
我原先要找一些恐怖小說,但今年書展這部份很少,
後來我又去誠品找,但沒有引起我注意的,
我很快想到系櫃給我的新天堂,
印象那時有看見一些相關的書籍,
是該找時間拜訪拜訪了。
-------------------------------------------------------------------------
2011年7月1日 星期五
2010年8月7日 星期六
【看展覽】自動化機械展
我整理一下我在展場中看到的幾個重點:
自動化機械展這名字其實不是很恰當,我發現參展廠商偏向將這樣的主題當成自動化機械"零件"應用展,但我想其實差異不大,廠商也不會因為這樣子就把一個馬達變成一套機械設備,所以合理。
這次展覽有個有趣的主題,就是立體印刷機,算是在這段時間我沒有注意到,但卻興起的產業,目前以代理導向居多,每台大小大概是1.5x1.5x2公尺左右,原理有很多種方式,也有很多種的模式,大體而言,透過將原料透過一層又一層的堆疊,塑造出立體的結構,原料也是一籮筐,常見的是聚合樹脂一類的產物,也有看到用石膏來塑造的,實際上並沒有看到他在操作,所以沒辦法評估花費時間和原料與廢物的量,完成的成品算是粗糙,但也有看到針對這問題而做改善的新機型,除了顏色無法挑選外,外觀而言,可以做到相當嚇人的產品,耐用度和實用度也要打問號,美觀來看,已經可以做到百分百了,推測在初期應該是作為研發產品的初產製品為主,不過有些腦筋動很快的,有利用一些特殊樹脂,在硬化之後提供短期模具的母胚,算是可預知的產物吧。
另外是感光以及攝影元件,這部份偏向敏感以及精準度前進,再過去用的感測器一個八九公分寬,到今天一個感光元件做到四、五公分顯的尋常,用於機械手臂上,能增加機械手臂在接收資訊時能反應更加的迅速以及滑順,有著正向的成就,另外就是攝影元件,攝影檢測的技術已經慢慢從過去的2D進展到3D的檢測,從單軸點到偏角圓,塑造在光影以及角度製造的立體感,進而應用到製圖軟體上,已經不需要在用一堆量角工具在模子上做量測,也不用利用繪圖軟體拉胚導引貼面貼到火大,三分鐘就可以輕鬆將設計師的手稿轉換成立體圖像,在兩年前有參加類似的研討會,不過當時的概念相當粗糙就是。
電子以及軸承這塊則是朝向模組化的設計,將過去亂七八糟的電路板簡單化,並提供客製化的設計,使得現在在家裡安裝電路不用在擔心會不小心觸電、或是因為不熟悉鬧成大火或變壓器保險絲拼命斷,這塊相當有意思,我看到有廠商針對每種奇怪的電線設計了一個模組,每種奇怪的電路模組可以做接合以及排列,然後放置到電路箱中,不像過去要透過一堆電線的彎彎繞繞,哪條斷掉都不知道,只看到一條條短短地電線穿梭在模組中,有趣極了。在軸承上則是強調耐用性以及客製化馬達的設計,強調一軸一馬達的控制,減少機械在移動時產生的晃動,進而影響機械在執行動作時產生的誤差,這產物設計出來的機械手臂可以彈鋼琴,看起來怪恐怖的...不~真的很恐怖!!
其他的就比較零星了,我跟各位分享我發現的幾樣有趣的產品:
專業的照相設備,價格在五萬到八萬,提供大概是1x1x1公尺的環境來提供攝影,配合他搭配的軟體,在拍型錄或是課本時,只要頁面一翻完,感測元件偵測到翻完的動作時就會進行照相,調整位置,並且立即存檔,產生的圖像文字可以在透過軟體轉換成為word文字,可以進行翻譯或是張貼的動作,對於喜歡透過電腦或是ipad等電子書閱讀的朋友,這軟體是相當強悍,另外就是去背照,目前去背照片一張要50~200元,看去背大小以及難度而定,但在透過這套設備照相之後,樣品的背景就是相當乾淨的白色,只要在透過圖像軟體的魔術棒做拖拉,就可以完成去背照片,此外,這樣的照片色澤也調整到與樣品顏色一模一樣,不需在調整色彩以及對比曝光,對於長利用網站上傳樣品圖片,或是圖像製作,這個產品可以提供不錯的幫忙。
神奇的油,透過天然礦石提煉的油,有著如奈米一般的細小,能深入滲透到金屬上,在一般常用油、機油等等進行添加,比例只要有5%,就可以提升油類抗磨損的比例,假設兩種不同硬度的金屬在摩擦時,軟的金屬會被硬金屬摩擦而有刮痕,甚至破損,在加入潤滑油之後,可以提昇三到四倍的耐磨程度,但在加上比例5%的奈米油,可以將整個磨損值提高到加了一般潤滑油之後的四倍,也就是原先只能承受15公斤壓力磨損兩個零件,可以變成抗六十公斤壓力磨損的超級零件,另外也會提昇添加油的油水分離,讓金屬完全隔離水的侵入,對於磨損耗材嚴重的齒輪箱,機車的活賽等等,可說是一大福音啊!不過這產品價格也很驚人,如果你買一公升的機油是兩百元,那同等容量的奈米油要價快四千元,太驚人了。
另外就是我的老朋友,在立體印刷機的產品出來之後,幫他們公司軟體的應用推到了一個新的層次,在新版的作業軟體更加舒適外,也強調從無到有的設計過程時間縮短,以及軟體整合的技術,過去英文翻作立體工業,現在翻成立體魔術師,強調設計最純粹的樂趣,在這次展覽派了幾位show girl站台,把附近的遊客吸引過去,還真讓我尷尬,讓我產生興趣東西是在對面的攤位,所以在參觀時還要刻意閃開認識的人...,我要介紹的這個設備造價要一百多萬,目的跟手寫板一樣,取代我們常見的滑鼠,讓他更接近設計師的觸感,讓設計師能夠更加忠實的呈現他們的作品到電腦上,原理一樣,只是這個手寫版是立體的,就很像你握著一隻相當靈敏的機械手臂,機械手臂跟設計者的手握著同樣的觸控筆,有趣的來了,搭配他設計的軟體,當在射出的模具掃到電腦圖上時,這個手臂會將這立體圖像的外部輪廓的觸碰感,包括材質,硬度,忠實地表現在你的手上,當你在看電腦中的人頭時,透過手上的感應器,同樣也可以感受到這人頭的皮膚是軟的,骨頭是硬的,相當神奇吧!
一樣是一套造價上百萬的檢測系統,但不同的地方來了,當我們放上樣品時,機械手臂會像是一隻狗一樣開始在樣品附近跑來跑去,透過感應以及光影的深淺,完整的呈現這樣品的外觀到電腦上,接著到有趣的地方了,當輸入了一些材質的數據,在電腦中的軟體就會開始跑一連串的測試,像是溫度啊~壓力啊~受力啊~等等等,十多分鐘後,這軟體就會跑出這個樣品的各項數據,像是指定位置的相關數據,例如在這樣的力道下這產品可以使用幾次,哪個地方最脆弱等等,並提供立即的圖像修改、模擬,在改完之後又會到立體印刷機上重新塑膜,完成新的產品,這裡強調軟體的整合性,再過去這樣的動作可能會耗費設計者一週到一個月的時間,但是在我剛陳述的過程,總共的時間只耗費半個多小時,可以說是相當驚人的表現。
整體來說,頭一次到南港展覽館參觀,感覺還不錯,比起過去在舊世貿中心(現在在展電腦應用展)要來的寬敞,走到設計也比較清楚,不過礙於買地問題,展場還是吝嗇的小小一塊,外面還用一大塊的板子隔住,老實說~南港那裡還有些荒涼,想要刺激人們到那裡看展還要有些刺激才行,給參展廠商更多的空間或許是一種方式,在重畫完場地之後應該在放到擴張到整個展場,總不能要大家跑遠一點看展覽,還給賓客一種卡卡的感覺吧!
自動化機械展這名字其實不是很恰當,我發現參展廠商偏向將這樣的主題當成自動化機械"零件"應用展,但我想其實差異不大,廠商也不會因為這樣子就把一個馬達變成一套機械設備,所以合理。
這次展覽有個有趣的主題,就是立體印刷機,算是在這段時間我沒有注意到,但卻興起的產業,目前以代理導向居多,每台大小大概是1.5x1.5x2公尺左右,原理有很多種方式,也有很多種的模式,大體而言,透過將原料透過一層又一層的堆疊,塑造出立體的結構,原料也是一籮筐,常見的是聚合樹脂一類的產物,也有看到用石膏來塑造的,實際上並沒有看到他在操作,所以沒辦法評估花費時間和原料與廢物的量,完成的成品算是粗糙,但也有看到針對這問題而做改善的新機型,除了顏色無法挑選外,外觀而言,可以做到相當嚇人的產品,耐用度和實用度也要打問號,美觀來看,已經可以做到百分百了,推測在初期應該是作為研發產品的初產製品為主,不過有些腦筋動很快的,有利用一些特殊樹脂,在硬化之後提供短期模具的母胚,算是可預知的產物吧。
另外是感光以及攝影元件,這部份偏向敏感以及精準度前進,再過去用的感測器一個八九公分寬,到今天一個感光元件做到四、五公分顯的尋常,用於機械手臂上,能增加機械手臂在接收資訊時能反應更加的迅速以及滑順,有著正向的成就,另外就是攝影元件,攝影檢測的技術已經慢慢從過去的2D進展到3D的檢測,從單軸點到偏角圓,塑造在光影以及角度製造的立體感,進而應用到製圖軟體上,已經不需要在用一堆量角工具在模子上做量測,也不用利用繪圖軟體拉胚導引貼面貼到火大,三分鐘就可以輕鬆將設計師的手稿轉換成立體圖像,在兩年前有參加類似的研討會,不過當時的概念相當粗糙就是。
電子以及軸承這塊則是朝向模組化的設計,將過去亂七八糟的電路板簡單化,並提供客製化的設計,使得現在在家裡安裝電路不用在擔心會不小心觸電、或是因為不熟悉鬧成大火或變壓器保險絲拼命斷,這塊相當有意思,我看到有廠商針對每種奇怪的電線設計了一個模組,每種奇怪的電路模組可以做接合以及排列,然後放置到電路箱中,不像過去要透過一堆電線的彎彎繞繞,哪條斷掉都不知道,只看到一條條短短地電線穿梭在模組中,有趣極了。在軸承上則是強調耐用性以及客製化馬達的設計,強調一軸一馬達的控制,減少機械在移動時產生的晃動,進而影響機械在執行動作時產生的誤差,這產物設計出來的機械手臂可以彈鋼琴,看起來怪恐怖的...不~真的很恐怖!!
其他的就比較零星了,我跟各位分享我發現的幾樣有趣的產品:
專業的照相設備,價格在五萬到八萬,提供大概是1x1x1公尺的環境來提供攝影,配合他搭配的軟體,在拍型錄或是課本時,只要頁面一翻完,感測元件偵測到翻完的動作時就會進行照相,調整位置,並且立即存檔,產生的圖像文字可以在透過軟體轉換成為word文字,可以進行翻譯或是張貼的動作,對於喜歡透過電腦或是ipad等電子書閱讀的朋友,這軟體是相當強悍,另外就是去背照,目前去背照片一張要50~200元,看去背大小以及難度而定,但在透過這套設備照相之後,樣品的背景就是相當乾淨的白色,只要在透過圖像軟體的魔術棒做拖拉,就可以完成去背照片,此外,這樣的照片色澤也調整到與樣品顏色一模一樣,不需在調整色彩以及對比曝光,對於長利用網站上傳樣品圖片,或是圖像製作,這個產品可以提供不錯的幫忙。
神奇的油,透過天然礦石提煉的油,有著如奈米一般的細小,能深入滲透到金屬上,在一般常用油、機油等等進行添加,比例只要有5%,就可以提升油類抗磨損的比例,假設兩種不同硬度的金屬在摩擦時,軟的金屬會被硬金屬摩擦而有刮痕,甚至破損,在加入潤滑油之後,可以提昇三到四倍的耐磨程度,但在加上比例5%的奈米油,可以將整個磨損值提高到加了一般潤滑油之後的四倍,也就是原先只能承受15公斤壓力磨損兩個零件,可以變成抗六十公斤壓力磨損的超級零件,另外也會提昇添加油的油水分離,讓金屬完全隔離水的侵入,對於磨損耗材嚴重的齒輪箱,機車的活賽等等,可說是一大福音啊!不過這產品價格也很驚人,如果你買一公升的機油是兩百元,那同等容量的奈米油要價快四千元,太驚人了。
另外就是我的老朋友,在立體印刷機的產品出來之後,幫他們公司軟體的應用推到了一個新的層次,在新版的作業軟體更加舒適外,也強調從無到有的設計過程時間縮短,以及軟體整合的技術,過去英文翻作立體工業,現在翻成立體魔術師,強調設計最純粹的樂趣,在這次展覽派了幾位show girl站台,把附近的遊客吸引過去,還真讓我尷尬,讓我產生興趣東西是在對面的攤位,所以在參觀時還要刻意閃開認識的人...,我要介紹的這個設備造價要一百多萬,目的跟手寫板一樣,取代我們常見的滑鼠,讓他更接近設計師的觸感,讓設計師能夠更加忠實的呈現他們的作品到電腦上,原理一樣,只是這個手寫版是立體的,就很像你握著一隻相當靈敏的機械手臂,機械手臂跟設計者的手握著同樣的觸控筆,有趣的來了,搭配他設計的軟體,當在射出的模具掃到電腦圖上時,這個手臂會將這立體圖像的外部輪廓的觸碰感,包括材質,硬度,忠實地表現在你的手上,當你在看電腦中的人頭時,透過手上的感應器,同樣也可以感受到這人頭的皮膚是軟的,骨頭是硬的,相當神奇吧!
一樣是一套造價上百萬的檢測系統,但不同的地方來了,當我們放上樣品時,機械手臂會像是一隻狗一樣開始在樣品附近跑來跑去,透過感應以及光影的深淺,完整的呈現這樣品的外觀到電腦上,接著到有趣的地方了,當輸入了一些材質的數據,在電腦中的軟體就會開始跑一連串的測試,像是溫度啊~壓力啊~受力啊~等等等,十多分鐘後,這軟體就會跑出這個樣品的各項數據,像是指定位置的相關數據,例如在這樣的力道下這產品可以使用幾次,哪個地方最脆弱等等,並提供立即的圖像修改、模擬,在改完之後又會到立體印刷機上重新塑膜,完成新的產品,這裡強調軟體的整合性,再過去這樣的動作可能會耗費設計者一週到一個月的時間,但是在我剛陳述的過程,總共的時間只耗費半個多小時,可以說是相當驚人的表現。
整體來說,頭一次到南港展覽館參觀,感覺還不錯,比起過去在舊世貿中心(現在在展電腦應用展)要來的寬敞,走到設計也比較清楚,不過礙於買地問題,展場還是吝嗇的小小一塊,外面還用一大塊的板子隔住,老實說~南港那裡還有些荒涼,想要刺激人們到那裡看展還要有些刺激才行,給參展廠商更多的空間或許是一種方式,在重畫完場地之後應該在放到擴張到整個展場,總不能要大家跑遠一點看展覽,還給賓客一種卡卡的感覺吧!
2010年1月29日 星期五
【看展覽】不謀而合的感慨
看了書展後回家沒多久,拿起剛買得書看了幾頁,
剛從樓上下來的老爸突然敲了我的門,主動找我聊天,
我點頭之後,他就做到我的門邊,
提到他最近對人生一個很重大的發現,
聊了連續三個多小時,也畫了幾張在聊天時的筆記,
我覺得突然有種啟發,我覺得和我在之前想到的東西類似,
晚上便拿起我的思考筆記本...補上了幾句,
(換了一個人在說故事,題材不同,但說得東西是一樣的!)
這段時間我爸說得東西,如同之前一樣圍繞在一提在提的話題中,
(你一生賺的錢..)
(你的學歷..)
(你未來要從事的工作..)
針對在未來社會一定會遇到的東西,
對於子女的一種關係是一定的,
在這時間,妹妹考大學,兒子要畢業..
不免得。
透過階級來劃分出我們各式各樣層級的人,
在過去與現代的想法延續,
不完整的思考結構構出社會架構上存在的不同論點,
引起許多人來辯論這不同點之間的關係,
延續數百、甚至是數千年...
過了一百多個年頭的台灣,
歷史的演變,導致我們產生這樣的觀念...
(學歷不等於未來從事工作不等於賺到的錢)
相信大家很清楚這樣的概念絕對不是這樣,
那我們要如何去解釋這些東西呢?
在我期末考念普生的時候有想過這樣子的問題,
當然不是指社會問題,而是念課本的時候產生的疑問,
在我思考筆記上面填上一個我臨機一動的名詞,
想法和我老爸接下來的話不謀而合...
(當在面臨到很多我們很難解釋的問題時,
會先嘗試解開一部分的資料,透過我們確定的資料,
斷定出周遭可能產生的結果,
然後不斷地驗證、擴展,成為我們人一生的智慧結晶,
但是...這東西是正確的嗎?
還是是你用自己和很多人的話來解釋的答案?)
以下是談話的摘要:
1.就算是比爾蓋茲,也只是我們認知下的強者,他仍舊受限一個更廣泛體制。
2.一般的加加減減...對於計算我們階級的方法是有問題的,雖然實用,但也相當脆弱。
3.符合一個正常的社會運行模式,來自於循環,而非資本或是社會主義;只是尋找一個運行的動機。
寫這篇文章時聽著詩歌、好幾天前看得吳清源、
和朋友幾次的聊天吃飯、到過給個地方的感動、
在去年看得阿凡達、和網友的幾次對話、看幾本書的心得、
我老爸這段時間的想法.....中間的橋樑似乎接起來了,
解釋這件事情...會是我要做的事情嗎?
我看完了在書展買回來的其中一本書,
這位作者的編故事功力爛到一個極致,
能寫出比他劇情好得書本有上千萬本,
但是...花了我187.5元...
我買了他...是因為他跳出了一本書該有的結構篇章,
點醒我的,不是他劇情多爛多爛,
而是他使用這樣的方式來寫這本故事...
讚賞的應該是這位作者改變的勇氣!
我想找個人聊聊...也不知道找誰..
但我想...見上面也聊不出什麼來吧..(苦笑...
總覺得能聽懂我說話的人又少了許多...
這時還真有些寂寞..
剛從樓上下來的老爸突然敲了我的門,主動找我聊天,
我點頭之後,他就做到我的門邊,
提到他最近對人生一個很重大的發現,
聊了連續三個多小時,也畫了幾張在聊天時的筆記,
我覺得突然有種啟發,我覺得和我在之前想到的東西類似,
晚上便拿起我的思考筆記本...補上了幾句,
(換了一個人在說故事,題材不同,但說得東西是一樣的!)
這段時間我爸說得東西,如同之前一樣圍繞在一提在提的話題中,
(你一生賺的錢..)
(你的學歷..)
(你未來要從事的工作..)
針對在未來社會一定會遇到的東西,
對於子女的一種關係是一定的,
在這時間,妹妹考大學,兒子要畢業..
不免得。
透過階級來劃分出我們各式各樣層級的人,
在過去與現代的想法延續,
不完整的思考結構構出社會架構上存在的不同論點,
引起許多人來辯論這不同點之間的關係,
延續數百、甚至是數千年...
過了一百多個年頭的台灣,
歷史的演變,導致我們產生這樣的觀念...
(學歷不等於未來從事工作不等於賺到的錢)
相信大家很清楚這樣的概念絕對不是這樣,
那我們要如何去解釋這些東西呢?
在我期末考念普生的時候有想過這樣子的問題,
當然不是指社會問題,而是念課本的時候產生的疑問,
在我思考筆記上面填上一個我臨機一動的名詞,
想法和我老爸接下來的話不謀而合...
(當在面臨到很多我們很難解釋的問題時,
會先嘗試解開一部分的資料,透過我們確定的資料,
斷定出周遭可能產生的結果,
然後不斷地驗證、擴展,成為我們人一生的智慧結晶,
但是...這東西是正確的嗎?
還是是你用自己和很多人的話來解釋的答案?)
以下是談話的摘要:
1.就算是比爾蓋茲,也只是我們認知下的強者,他仍舊受限一個更廣泛體制。
2.一般的加加減減...對於計算我們階級的方法是有問題的,雖然實用,但也相當脆弱。
3.符合一個正常的社會運行模式,來自於循環,而非資本或是社會主義;只是尋找一個運行的動機。
寫這篇文章時聽著詩歌、好幾天前看得吳清源、
和朋友幾次的聊天吃飯、到過給個地方的感動、
在去年看得阿凡達、和網友的幾次對話、看幾本書的心得、
我老爸這段時間的想法.....中間的橋樑似乎接起來了,
解釋這件事情...會是我要做的事情嗎?
我看完了在書展買回來的其中一本書,
這位作者的編故事功力爛到一個極致,
能寫出比他劇情好得書本有上千萬本,
但是...花了我187.5元...
我買了他...是因為他跳出了一本書該有的結構篇章,
點醒我的,不是他劇情多爛多爛,
而是他使用這樣的方式來寫這本故事...
讚賞的應該是這位作者改變的勇氣!
我想找個人聊聊...也不知道找誰..
但我想...見上面也聊不出什麼來吧..(苦笑...
總覺得能聽懂我說話的人又少了許多...
這時還真有些寂寞..
2009年9月26日 星期六
【看展覽】老爸的鳥理論 發明展心得~
老爸在跟要準備考大學的妹妹做戰前教育...(算是嗎?)
想當初我也是這樣過來的= =
那時和現在的想法都一樣,那就是很討厭我爸的那套思想,
但那套理論讓他活過來了,
這讓他很驕傲,而且時常過頭,
我看不慣,完全是以利益和比較的角度建立這個現實社會,
今天去看發明展,我看見很多位發明家的一個心聲,
缺錢!
我看見我生活中構思的發明都有了成果,
像是腳踏車要裝的方向車燈就是很有趣的成果~
雖說那是台概念機,
還有取代腳踏車鍊的齒輪傳動動力器材,
雖然那真的很難騎,
但都是因為沒錢,所以沒辦法繼續從事研發,
錢真的很重要,
所以我其實一直在想說老爸既然有那種才氣,
幹嘛不多申請幾個專利,把自己工廠搞大,
錢賺多一點,至少現在大家不用在為了錢傷痛腦筋,
靠!
在101吃飯看見70歲的老頭在吃飯,
就說他自己到70歲時沒辦法在101吃飯,
然後要勉勵妹妹說能70歲到101吃飯成為目標,
即刻立定目標重要,
就很像在荒野求生一樣,一個錯誤的目標比沒有目標好,
但著重在完成目標後要在決定下一個目標,
藉由立定目標來修整錯誤,
這理論通,但是例子爛到爆,
後來又舉了一個搬家的例子...
很實際,但是也很無聊,
想必妹妹會當耳邊風吧~
所以教育失敗了,
這次發明展有一個很重要的理論誕生,
和賺錢有關係,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要賺錢的東西,可以套用星際戰警II片中J講得一句話,重要的東西,往往都是很不起眼的小東西"
今天去看牛樟芝的展廠,他們整個公司在做什麼,
我們花了錢才知道說,原來這家公司只有在養牛樟芝,
他們那家牛樟芝是全台唯一一家利用人工的方式培養出來的,
一直到現在,他們從事的只有培養牛樟芝,
從過去一年培養500公斤,到現在14天就可以產出上公噸的牛樟芝出來,
單做牛樟芝的栽培,就可以讓政府對這家公司增資四千萬,
來開設廠房和培養用的太空包,
另外一個例子是這次在新聞上有報導的微喇叭,
就我個人的思考來看,這玩意應該是改變聲音的傳導方式,
一般都是利用碳粉,也就是在愛迪生當時發明的傳導方式,
但他似乎改變成為另外一種震盪方式,可以準確的紀錄聲音,
透過紙張、身體、或是箱子作為共鳴,有效的將聲音放大,
這很有趣,我有想到可以發展的方向,
屬於應用以及附加產品類型,
講一個簡單的,這個的共鳴箱如果擴大,並且改善他振動的雜音,
以後臥室就不用裝喇叭了,
你就只要裝個微喇叭,在門關上之後就可以在房間內產生聲音,
裝在機車,汽車,甚至是飛機都可以,
這是毀了音響工廠的產品,潛力無窮!
這是我在這次發明展的結論~
大家參考摟~
想當初我也是這樣過來的= =
那時和現在的想法都一樣,那就是很討厭我爸的那套思想,
但那套理論讓他活過來了,
這讓他很驕傲,而且時常過頭,
我看不慣,完全是以利益和比較的角度建立這個現實社會,
今天去看發明展,我看見很多位發明家的一個心聲,
缺錢!
我看見我生活中構思的發明都有了成果,
像是腳踏車要裝的方向車燈就是很有趣的成果~
雖說那是台概念機,
還有取代腳踏車鍊的齒輪傳動動力器材,
雖然那真的很難騎,
但都是因為沒錢,所以沒辦法繼續從事研發,
錢真的很重要,
所以我其實一直在想說老爸既然有那種才氣,
幹嘛不多申請幾個專利,把自己工廠搞大,
錢賺多一點,至少現在大家不用在為了錢傷痛腦筋,
靠!
在101吃飯看見70歲的老頭在吃飯,
就說他自己到70歲時沒辦法在101吃飯,
然後要勉勵妹妹說能70歲到101吃飯成為目標,
即刻立定目標重要,
就很像在荒野求生一樣,一個錯誤的目標比沒有目標好,
但著重在完成目標後要在決定下一個目標,
藉由立定目標來修整錯誤,
這理論通,但是例子爛到爆,
後來又舉了一個搬家的例子...
很實際,但是也很無聊,
想必妹妹會當耳邊風吧~
所以教育失敗了,
這次發明展有一個很重要的理論誕生,
和賺錢有關係,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要賺錢的東西,可以套用星際戰警II片中J講得一句話,重要的東西,往往都是很不起眼的小東西"
今天去看牛樟芝的展廠,他們整個公司在做什麼,
我們花了錢才知道說,原來這家公司只有在養牛樟芝,
他們那家牛樟芝是全台唯一一家利用人工的方式培養出來的,
一直到現在,他們從事的只有培養牛樟芝,
從過去一年培養500公斤,到現在14天就可以產出上公噸的牛樟芝出來,
單做牛樟芝的栽培,就可以讓政府對這家公司增資四千萬,
來開設廠房和培養用的太空包,
另外一個例子是這次在新聞上有報導的微喇叭,
就我個人的思考來看,這玩意應該是改變聲音的傳導方式,
一般都是利用碳粉,也就是在愛迪生當時發明的傳導方式,
但他似乎改變成為另外一種震盪方式,可以準確的紀錄聲音,
透過紙張、身體、或是箱子作為共鳴,有效的將聲音放大,
這很有趣,我有想到可以發展的方向,
屬於應用以及附加產品類型,
講一個簡單的,這個的共鳴箱如果擴大,並且改善他振動的雜音,
以後臥室就不用裝喇叭了,
你就只要裝個微喇叭,在門關上之後就可以在房間內產生聲音,
裝在機車,汽車,甚至是飛機都可以,
這是毀了音響工廠的產品,潛力無窮!
這是我在這次發明展的結論~
大家參考摟~
2009年7月27日 星期一
【看展覽】讚美之泉音樂會
昨天去聽讚美之泉的音樂會...
想說應該不會像教會一樣很high~
國父紀念館嘛,在high也要有個限度是吧~
結果還是好high~哈哈~真有你們的!
下午到國父紀念館,排了快兩小時的隊伍,終於進去啦!
進去聽到一個很亮的女聲,想說今天會大飽耳福說,
結果只有唱幾首,就不知到那去啦= =
太可惜了!
不過我又聽到另外一個超棒的聲音~
就是在舞台左邊的藍色裙子的女孩子,
感覺很面熟耶~遠遠看頗像系櫃學姐的~
雖然比較小聲,但聲音很特別,
很接近那種天堂的聲音,各位有聽過的一定知道的!
另外穿桃紅色衣服的女生,合音和的非常好!
紫色衣服的女生r&b一定唱的很好,
不好意思~我只看女生= =哈哈哈~
謝謝利圓他們讓我認識這個團體,
好喜歡聽詩歌,因為少了很多在平常聽到的悲情淒涼,
只有喜樂,感動,祝福和滿滿的愛,
這是這次讚美之泉的宣導片,
下次有可以唱詩歌聽詩歌時一定要找我喔!
呵呵!
昨天真開心^^!
想說應該不會像教會一樣很high~
國父紀念館嘛,在high也要有個限度是吧~
結果還是好high~哈哈~真有你們的!
下午到國父紀念館,排了快兩小時的隊伍,終於進去啦!
進去聽到一個很亮的女聲,想說今天會大飽耳福說,
結果只有唱幾首,就不知到那去啦= =
太可惜了!
不過我又聽到另外一個超棒的聲音~
就是在舞台左邊的藍色裙子的女孩子,
感覺很面熟耶~遠遠看頗像系櫃學姐的~
雖然比較小聲,但聲音很特別,
很接近那種天堂的聲音,各位有聽過的一定知道的!
另外穿桃紅色衣服的女生,合音和的非常好!
紫色衣服的女生r&b一定唱的很好,
不好意思~我只看女生= =哈哈哈~
謝謝利圓他們讓我認識這個團體,
好喜歡聽詩歌,因為少了很多在平常聽到的悲情淒涼,
只有喜樂,感動,祝福和滿滿的愛,
這是這次讚美之泉的宣導片,
下次有可以唱詩歌聽詩歌時一定要找我喔!
呵呵!
昨天真開心^^!
2008年9月29日 星期一
【看展覽】Solidword用戶大會
Solidwork 三維設計軟體
一般大家會聽到的設計軟體可以分為幾種
1.2D平面設計軟體
例如我家常在用的Auto CAD
我家從R12 14 2000 2001 2004
2.3D立體設計軟體
我家是用Solidwork
從盜版的2000 2002 2003 到買正版的2006 2007 2008
另外就是電路設計軟體
我本身會用AUTO2004 和SOLIDWORK2000~2008
也是目前在家裡唯一會用SOLIDWORK的人
常常幫我老爸一起整理圖檔,以及將我爸的平面設計圖變成了立體的
平常我會畫一些像是西洋棋阿~或是原子筆等等
畫些小東西就是我得喜好
9/26會到新竹參加這次會議的幾個原因!
會議這樣接近8個小時下來,我的眼界開了不少
其中特別要感謝的是法蘭瓷的總裁-陳立恆
找到我另外一塊我欠缺的東西
這位可是我們輔大出品的傑出校友
當他說出他是輔大畢業的時候,我突然覺得自己LEVEL突然高出不少XDD
http://www.franzcollection.com.tw/tw/home.htm 法蘭瓷網址
各位,上面網址的產品,全部都可以用SOLIDWORK繪製出來
配合一些輔助軟體,可以在電腦中模擬當瓷器拉坏時一些細節的部分
產生了更加接近實體的草圖
此外,在總裁正式蹈入SOLIDWORK之後,產生的產品比起以往多出了更多的雕塑的空間
美感以及技術上的提升,獲得了世界的肯定,第一次巴黎參展,萬件禮品中鶴立雞群
便拿了國際最佳禮品的首獎,爲台灣爭足了面子
SOLIDWORK在這些設計家的應用下,讓我從我家的平平正正的機械世界跳脫出來
原來,這樣的軟體可以做到這樣的程度,突然我覺得我家機械少了很多美感XDD
陳立恒先生對於整個設計理念有很明確的思想
這和一般我們從事設計業的思考方式不同
我們發明與設計,著重在整個產品的便利性與實用性
美感已經是擺在很後面的幾項了
當然也有很多很多的公司也是從事這樣的方面
但是在看過產品之後,就是會少了一個味道
法蘭瓷將儒家思想"仁"注入了設計瓷器中
賦予了瓷器在中國發明之後的新意義
瓷器的藝術在這裡得到了延伸
藉著這樣,提醒了在場的聽眾
要注意到永續經營的重要性
不要忘本,對於自己的文化產生認同
另外,也提醒了對於自己設計的產品要如同小孩般照顧
也就是對自己的產品要有信心,不論怎樣都要付起責任
這間接提到了一個人生哲理,起先
我想到了所謂的認同文化,但後來想想
得到了更加合理的答案
那就是...自我認同...
在這次大會裡面,讓我體悟到這樣人生哲理
可謂值回票價。
SOLIDWORK的潛力如無底洞
因為容易上手,又能做到一般高階的設計軟體能做到的事情
全球的使用量每年都以正成長20%
二維的軟體雖是主流,但藉由SOLIDWORK的整合性功能
將會漸漸的被替代掉
在聽完2009版本的更新說明之後,我可以明確的定義
SOLIDWORK未來將會以整合性軟體著名
是未來設計不可或缺的軟體之一
目前這軟體在檢測以及流量計算上處於劣勢
所以被限制在只能夠在路上與海上以及模型上展露頭腳
像是汽車,機車,汽船...
未來在這方面的提升後,便可以往更加精密的東西著手
如同飛機,潛水艇,太空梭等產品
能夠獲得的利潤將會十分巨大
另外有趣的一點在於SOLIDWORK可以執行所謂的逆向工程
可以在短時間內以低成本來完成一般要花長時間測試的流程
可謂相當有趣
一般大家會聽到的設計軟體可以分為幾種
1.2D平面設計軟體
例如我家常在用的Auto CAD
我家從R12 14 2000 2001 2004
2.3D立體設計軟體
我家是用Solidwork
從盜版的2000 2002 2003 到買正版的2006 2007 2008
另外就是電路設計軟體
我本身會用AUTO2004 和SOLIDWORK2000~2008
也是目前在家裡唯一會用SOLIDWORK的人
常常幫我老爸一起整理圖檔,以及將我爸的平面設計圖變成了立體的
平常我會畫一些像是西洋棋阿~或是原子筆等等
畫些小東西就是我得喜好
9/26會到新竹參加這次會議的幾個原因!
會議這樣接近8個小時下來,我的眼界開了不少
其中特別要感謝的是法蘭瓷的總裁-陳立恆
找到我另外一塊我欠缺的東西
這位可是我們輔大出品的傑出校友
當他說出他是輔大畢業的時候,我突然覺得自己LEVEL突然高出不少XDD
http://www.franzcollection.com.tw/tw/home.htm 法蘭瓷網址
各位,上面網址的產品,全部都可以用SOLIDWORK繪製出來
配合一些輔助軟體,可以在電腦中模擬當瓷器拉坏時一些細節的部分
產生了更加接近實體的草圖
此外,在總裁正式蹈入SOLIDWORK之後,產生的產品比起以往多出了更多的雕塑的空間
美感以及技術上的提升,獲得了世界的肯定,第一次巴黎參展,萬件禮品中鶴立雞群
便拿了國際最佳禮品的首獎,爲台灣爭足了面子
SOLIDWORK在這些設計家的應用下,讓我從我家的平平正正的機械世界跳脫出來
原來,這樣的軟體可以做到這樣的程度,突然我覺得我家機械少了很多美感XDD
陳立恒先生對於整個設計理念有很明確的思想
這和一般我們從事設計業的思考方式不同
我們發明與設計,著重在整個產品的便利性與實用性
美感已經是擺在很後面的幾項了
當然也有很多很多的公司也是從事這樣的方面
但是在看過產品之後,就是會少了一個味道
法蘭瓷將儒家思想"仁"注入了設計瓷器中
賦予了瓷器在中國發明之後的新意義
瓷器的藝術在這裡得到了延伸
藉著這樣,提醒了在場的聽眾
要注意到永續經營的重要性
不要忘本,對於自己的文化產生認同
另外,也提醒了對於自己設計的產品要如同小孩般照顧
也就是對自己的產品要有信心,不論怎樣都要付起責任
這間接提到了一個人生哲理,起先
我想到了所謂的認同文化,但後來想想
得到了更加合理的答案
那就是...自我認同...
在這次大會裡面,讓我體悟到這樣人生哲理
可謂值回票價。
SOLIDWORK的潛力如無底洞
因為容易上手,又能做到一般高階的設計軟體能做到的事情
全球的使用量每年都以正成長20%
二維的軟體雖是主流,但藉由SOLIDWORK的整合性功能
將會漸漸的被替代掉
在聽完2009版本的更新說明之後,我可以明確的定義
SOLIDWORK未來將會以整合性軟體著名
是未來設計不可或缺的軟體之一
目前這軟體在檢測以及流量計算上處於劣勢
所以被限制在只能夠在路上與海上以及模型上展露頭腳
像是汽車,機車,汽船...
未來在這方面的提升後,便可以往更加精密的東西著手
如同飛機,潛水艇,太空梭等產品
能夠獲得的利潤將會十分巨大
另外有趣的一點在於SOLIDWORK可以執行所謂的逆向工程
可以在短時間內以低成本來完成一般要花長時間測試的流程
可謂相當有趣
2008年9月4日 星期四
【看展覽】米勒米勒我來拉~遇見NPC
上週日,趁著暑假的最後一個假日
也是米勒畫展的最後一個假日
所以我們就決定去看了...
看畫展我是經驗缺缺,排除掉美術館的特展...
其實我也只看過在故宮一次西班牙的畫展
興趣程度喔~其實不會像是在看長毛象來的吸引我
不過我爸很喜歡看,這也是今天出發的原因之一
太小看這種畫展的下場...就是要排隊
一問之下,才知道要排至少四小時= =
天啊~不知道老爸可以站多久= =
所以決定要放棄這次看米勒的機會
米勒的票是買了之後就可以在展期內參觀
我是預算今天買了之後,找時間回來看
這時我老爸就喊了~到底有沒有要買票~
我媽則是唸說~早知道就不要過來拉~浪費時間~
這時來了一位小姐,開始跟我們聊起來
現在想想~各位可以把這小姐管做遊戲中的"NPC"
"先生先生~我們是財神之家,你們是要看米勒嗎?"
"是阿~"
"是這樣的,我們有先和展覽會聯絡過,只要人數一到期,馬上就可以進去看
不用排隊!"
"!!不用排隊嗎~?"
"是的!因為現在人數不夠,你們有意願嗎?"
"我們有四個人.."
"好~那請你們跟我來!"
我們就到了他們集合的地方,我爸就開始和他們的主辦人聊起來了
而那位小姐請一個人點了人數後,
又趕快出去找人了!
大概10:30左右,米勒展場的人來問
大夥趕快把錢丟一丟,場面十分混亂
在算了算之後,發現少了兩個人的錢..
便開始一個一個問..."阿~你有沒有交錢阿??"
問了兩圈,都沒有人要說,所以主辦的人就多貼了250元
拿了耳機和導覽器,才發現原來的20人變成了21人,
主辦的和那位小姐當場傻眼...
又開始問誰沒交錢...並且一直清點人數
最後...主辦人又多貼了250元
大家進入了會場
這畫展,只能有擠來形容
解說的老師也很無奈,因為有很多的位置都沒有設計到整個走時的動向
一個ㄇ字型的參觀點也沒有預留比較多的空間,
所以老師都對我們說,現在我們要看裡面的哪幅畫,請想盡辦法擠進去
沒錯!要想盡辦法擠進去給他看個10眼!"
或是說,"各位,錯過這是你們就要多付好幾萬元的飛機票到奧塞美術館才能
看到了,所以各位,就算是幾破頭,你們也要給他看的50眼!"
這話不假,所以我們家裡面對這樣的場面,都是趁著老師說那幅畫時,趕快跑位
到下個或下兩個點,我爸則是挑自己想聽的站,也很多人選擇緊跟在老師的旁邊,
但最後竟然發現,老師看畫的功力已經出神入化,不用看畫也可以說到口沫橫飛
所以只好在想方式看畫,而老師則是體恤一些年紀較小的小朋友,總是會在比較
重要的幾幅畫時要大家讓個位置給這些小朋友,反正,這過程是相當的好玩的
沒聽老師說,自己看不懂,要聽老師說,就要和人擠來擠去@@
看畫心得,我很喜歡巴比松派的風景畫家,會刻意隱藏在畫中的人物,並且注意
樹枝的描繪,天空以及光影的變化,和利用很多對比明暗的手法來詮釋畫作
以及為了讓畫作栩栩如生而用的一些特殊技法
米勒和他的朋友胡梭畫作也有部分是屬於巴比松的
但是當我看到尚‧法蘭西斯‧米勒的第一幅畫作-簸(ㄅㄛˋ)穀者後
才了解到人物畫一種特有的魅力~
尤其是米勒對於人的動作有一種精雕細琢的個性,在這幅畫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整幅畫的力道瞬間超越了在剛剛看到的巴比松畫家,整個水平線被提高了好多
進入了大師的殿堂後,又陸陸續續看到了很多米勒的畫作,田園寫實風格一覽無遺
米勒的畫作有著他一貫的風格,除了剛我說的對於肢體表達的精雕細琢外,
還有他在畫中的顏色大多由紅、黃、藍這三個顏色來搭配,以及對當時時代背景、
以及米勒的信仰宗教情感傳達,其中有名的,還是廣為人知的"拾穗"以及"晚禱"
個人我比較喜歡"晚禱"和剛剛提到的"簸穀者"以及在之後看到的"牧羊女"
晚禱這幅畫傳達的感覺真有如本展主題"驚艷米勒"一般,畫一直散出他的意境,
他的感覺,以及米勒賦於的生命,你會開始想像,會開始有了感動
當時發生的馬鈴薯疫,開始出現在自己想像的環境,當我看到這樣子的狀況
雖然有苦難言,但仍要感謝上帝賜與的一切,這種說是感謝的感動
連我這沒經歷人都有感動,何況有些人真的是遇到那樣的場景...
我聽老師解說"拾穗"時,就有說過一個案例"他說有一次解說時,有位婦人就拉著
他的手,帶到一旁的角落偷偷哭泣..."
這種對於生命的刻畫,是如次的細膩啊...
結束了觀賞米勒的行程,我爸也和主辦人便成一搭一唱的好友
後來我爸和我說"如果...你要完成你的夢想,你就要和這樣的人連絡!這些人都是
在做金融業的主管,必要時,要多多和這些人接觸,對你有益!"
雖然當時沒有想通,只是一昧的把氣一直出在我爸在吹說如何造就這樣的機會
但現在想想,我的確是很不會去留意這樣的機會,很多事情都悄悄的來
又悄悄的走,我期待的人生要充滿著夢想,要充滿著愛與歡樂!
當我在為一件事生氣時,不知不覺的,又一個機會又差點離開了我...
這算是這趟旅程的另外一種收穫吧!
也是米勒畫展的最後一個假日
所以我們就決定去看了...

看畫展我是經驗缺缺,排除掉美術館的特展...
其實我也只看過在故宮一次西班牙的畫展
興趣程度喔~其實不會像是在看長毛象來的吸引我
不過我爸很喜歡看,這也是今天出發的原因之一

太小看這種畫展的下場...就是要排隊
一問之下,才知道要排至少四小時= =

天啊~不知道老爸可以站多久= =
所以決定要放棄這次看米勒的機會
米勒的票是買了之後就可以在展期內參觀
我是預算今天買了之後,找時間回來看
這時我老爸就喊了~到底有沒有要買票~
我媽則是唸說~早知道就不要過來拉~浪費時間~
這時來了一位小姐,開始跟我們聊起來
現在想想~各位可以把這小姐管做遊戲中的"NPC"

"先生先生~我們是財神之家,你們是要看米勒嗎?"
"是阿~"
"是這樣的,我們有先和展覽會聯絡過,只要人數一到期,馬上就可以進去看
不用排隊!"
"!!不用排隊嗎~?"
"是的!因為現在人數不夠,你們有意願嗎?"
"我們有四個人.."
"好~那請你們跟我來!"
我們就到了他們集合的地方,我爸就開始和他們的主辦人聊起來了
而那位小姐請一個人點了人數後,
又趕快出去找人了!
大概10:30左右,米勒展場的人來問
大夥趕快把錢丟一丟,場面十分混亂
在算了算之後,發現少了兩個人的錢..
便開始一個一個問..."阿~你有沒有交錢阿??"
問了兩圈,都沒有人要說,所以主辦的人就多貼了250元

拿了耳機和導覽器,才發現原來的20人變成了21人,
主辦的和那位小姐當場傻眼...

又開始問誰沒交錢...並且一直清點人數
最後...主辦人又多貼了250元

大家進入了會場
這畫展,只能有擠來形容
解說的老師也很無奈,因為有很多的位置都沒有設計到整個走時的動向
一個ㄇ字型的參觀點也沒有預留比較多的空間,
所以老師都對我們說,現在我們要看裡面的哪幅畫,請想盡辦法擠進去
沒錯!要想盡辦法擠進去給他看個10眼!"

或是說,"各位,錯過這是你們就要多付好幾萬元的飛機票到奧塞美術館才能
看到了,所以各位,就算是幾破頭,你們也要給他看的50眼!"

這話不假,所以我們家裡面對這樣的場面,都是趁著老師說那幅畫時,趕快跑位
到下個或下兩個點,我爸則是挑自己想聽的站,也很多人選擇緊跟在老師的旁邊,
但最後竟然發現,老師看畫的功力已經出神入化,不用看畫也可以說到口沫橫飛

所以只好在想方式看畫,而老師則是體恤一些年紀較小的小朋友,總是會在比較
重要的幾幅畫時要大家讓個位置給這些小朋友,反正,這過程是相當的好玩的

沒聽老師說,自己看不懂,要聽老師說,就要和人擠來擠去@@

看畫心得,我很喜歡巴比松派的風景畫家,會刻意隱藏在畫中的人物,並且注意
樹枝的描繪,天空以及光影的變化,和利用很多對比明暗的手法來詮釋畫作
以及為了讓畫作栩栩如生而用的一些特殊技法
米勒和他的朋友胡梭畫作也有部分是屬於巴比松的

但是當我看到尚‧法蘭西斯‧米勒的第一幅畫作-簸(ㄅㄛˋ)穀者後
才了解到人物畫一種特有的魅力~

尤其是米勒對於人的動作有一種精雕細琢的個性,在這幅畫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整幅畫的力道瞬間超越了在剛剛看到的巴比松畫家,整個水平線被提高了好多
進入了大師的殿堂後,又陸陸續續看到了很多米勒的畫作,田園寫實風格一覽無遺
米勒的畫作有著他一貫的風格,除了剛我說的對於肢體表達的精雕細琢外,
還有他在畫中的顏色大多由紅、黃、藍這三個顏色來搭配,以及對當時時代背景、
以及米勒的信仰宗教情感傳達,其中有名的,還是廣為人知的"拾穗"以及"晚禱"
個人我比較喜歡"晚禱"和剛剛提到的"簸穀者"以及在之後看到的"牧羊女"
晚禱這幅畫傳達的感覺真有如本展主題"驚艷米勒"一般,畫一直散出他的意境,
他的感覺,以及米勒賦於的生命,你會開始想像,會開始有了感動
當時發生的馬鈴薯疫,開始出現在自己想像的環境,當我看到這樣子的狀況
雖然有苦難言,但仍要感謝上帝賜與的一切,這種說是感謝的感動
連我這沒經歷人都有感動,何況有些人真的是遇到那樣的場景...
我聽老師解說"拾穗"時,就有說過一個案例"他說有一次解說時,有位婦人就拉著
他的手,帶到一旁的角落偷偷哭泣..."
這種對於生命的刻畫,是如次的細膩啊...

結束了觀賞米勒的行程,我爸也和主辦人便成一搭一唱的好友
後來我爸和我說"如果...你要完成你的夢想,你就要和這樣的人連絡!這些人都是
在做金融業的主管,必要時,要多多和這些人接觸,對你有益!"
雖然當時沒有想通,只是一昧的把氣一直出在我爸在吹說如何造就這樣的機會
但現在想想,我的確是很不會去留意這樣的機會,很多事情都悄悄的來
又悄悄的走,我期待的人生要充滿著夢想,要充滿著愛與歡樂!
當我在為一件事生氣時,不知不覺的,又一個機會又差點離開了我...
這算是這趟旅程的另外一種收穫吧!

2008年8月27日 星期三
【看展覽】長毛象特展...我的奶爸經
其實這是在上週五的時候帶我親愛的阿嬤和可愛的表弟愷愷和愛漂亮的妹妹去看的
原諒我這幾天要和表弟親妹要共用台電腦的心酸
所以讓網誌的小草發芽了= =
回到正題摟
禮拜五的早上,我們撘公車轉捷運殺到了中正紀念堂
表弟似乎不太喜歡這趟旅程(說時在,我也很相信這位幼稚園剛畢業的小朋友沒辦法看的懂
這東西,但總要一試...)
阿嬤在到了中正紀念堂時打了電話給他在北部的姊妹(我要叫姨婆),仔細聽才知道...
原來他們不知道長毛象是在中正紀念堂...= =,(意思就是...愛面子的姨婆今天不會到了)
其實也難怪,似乎為了省錢,這特展只有眼尖的民眾才能發現,畢竟他的廣告經費全都拿
去投保險,照顧那兩隻長毛象了= =(這是我自己想的...)
到了之後大概11點,排了一條人龍之後,取得了四張門票,(阿嬤明明今年已經65歲了...
裝年輕領全票= =)
***
排完後11點半,原想說直接到裡面看個夠= =,但這團有老有小,阿嬤和我討論一下之後,
決定先找吃的,因為這展覽有很多規則,不能吃、不能喝、不能照、不能摸、不能帶動物
中正紀念堂裡有些賣簡餐的店,東西不錯吃,就我而言當然份量不夠,價格上則是偏高,
但省去了找東西吃的麻煩,420元花的還算直得,平常吃東西速度還算快的我,這次有干擾
,以及一份餐點要兩人吃,必須要分菜,所以要慢慢吃,但也奇怪,這樣吃竟然飽了= =
知道我食量的朋友,聽到這訊息應該會相當不可思議= =,但這是事實,我飽了= =
***
吃完飯了,一行人終於進去了,再進入時,當員工們說要到那裡蓋印章,這樣之後才可以進來
,我和我妹聽到了,就盡量把這印蓋的深點...(看來我妹也知道這趟的結果會怎樣了= =)
整趟逛下來,也如同我和妹妹的假設,愷愷腦子裡完全被電腦霸佔,我們一直知道,所以最後
想到用玩電腦的時間來控制愷愷,至少,不要在整個展區用扭動的方式走完= =
(不知道耶~那時候帶表妹時沒有這問題,自從表弟愷愷誕生之後,表妹和表弟就常常吵架= =,
我想這就是愷愷對於某些東西的需求有著非常強烈的慾望,不知道舅舅和舅媽有沒有發現..)
但這招效果真的很好,只要眼睛稍微注意他一下,他就會變的乖乖的,不過這樣讓他變的很
無聊,這特展在看了一輪之後,也沒有什麼特別值得愷愷注意的地方,換句話說,我們什麼都
看到了,但也什麼都沒看到...,我可以想見愷愷在看到這些東西時的感覺,又不會動,人又
很多,又不能玩,不能亂跑,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和愷愷年齡差不多的小朋友,有些也是很認真
的在聽導覽,試著在紙上留下他們對於長毛象的種種印象...,為什麼愷愷沒發現勒?
***
我妹很喜歡研究木乃伊...,對於這種東西老是看到著迷,其實我也有雷同得狀況,空空和阿基
在仔細觀看時,會發現他有著一種很穩重的莊嚴感以及如同漩渦般的強烈吸引力,尤其是阿基
的頭,兩隻象牙就這樣順其自然的從頭出現,有時真的會認為這隻象似乎還在呼吸,而第一次
參展的空空,在從眼線的紋路延伸,如同我們熟隻的家裡,觸角慢慢深到了學校,附近的商店
構成了一個生活圈一般,可以想見這樣的龐然大物有的輪廓,絕對不會只限於這小小的冷凍庫
,這種氣勢,真的相當驚人。
***
這次採購精品時,選了本這次特展的書籍,以及扇子和撲克牌,書雖然薄薄一本,但因為圖片
很多,印刷的細膩度很夠,雖說是200元,但很容易把我在看展時的記憶抓回來,是本相當好
書籍,而撲克牌...,買了之後到曾外祖母家時和那裡的小朋友拆來玩,發現少了一張....ˋˊ
厚~連這個都要A,你以為我們都不會把精品店的撲克牌拿來玩嗎!
給我記著ˋˊ...
原諒我這幾天要和表弟親妹要共用台電腦的心酸
所以讓網誌的小草發芽了= =
回到正題摟
禮拜五的早上,我們撘公車轉捷運殺到了中正紀念堂
表弟似乎不太喜歡這趟旅程(說時在,我也很相信這位幼稚園剛畢業的小朋友沒辦法看的懂
這東西,但總要一試...)
阿嬤在到了中正紀念堂時打了電話給他在北部的姊妹(我要叫姨婆),仔細聽才知道...
原來他們不知道長毛象是在中正紀念堂...= =,(意思就是...愛面子的姨婆今天不會到了)
其實也難怪,似乎為了省錢,這特展只有眼尖的民眾才能發現,畢竟他的廣告經費全都拿
去投保險,照顧那兩隻長毛象了= =(這是我自己想的...)
到了之後大概11點,排了一條人龍之後,取得了四張門票,(阿嬤明明今年已經65歲了...
裝年輕領全票= =)
***
排完後11點半,原想說直接到裡面看個夠= =,但這團有老有小,阿嬤和我討論一下之後,
決定先找吃的,因為這展覽有很多規則,不能吃、不能喝、不能照、不能摸、不能帶動物
中正紀念堂裡有些賣簡餐的店,東西不錯吃,就我而言當然份量不夠,價格上則是偏高,
但省去了找東西吃的麻煩,420元花的還算直得,平常吃東西速度還算快的我,這次有干擾
,以及一份餐點要兩人吃,必須要分菜,所以要慢慢吃,但也奇怪,這樣吃竟然飽了= =
知道我食量的朋友,聽到這訊息應該會相當不可思議= =,但這是事實,我飽了= =
***
吃完飯了,一行人終於進去了,再進入時,當員工們說要到那裡蓋印章,這樣之後才可以進來
,我和我妹聽到了,就盡量把這印蓋的深點...(看來我妹也知道這趟的結果會怎樣了= =)
整趟逛下來,也如同我和妹妹的假設,愷愷腦子裡完全被電腦霸佔,我們一直知道,所以最後
想到用玩電腦的時間來控制愷愷,至少,不要在整個展區用扭動的方式走完= =
(不知道耶~那時候帶表妹時沒有這問題,自從表弟愷愷誕生之後,表妹和表弟就常常吵架= =,
我想這就是愷愷對於某些東西的需求有著非常強烈的慾望,不知道舅舅和舅媽有沒有發現..)
但這招效果真的很好,只要眼睛稍微注意他一下,他就會變的乖乖的,不過這樣讓他變的很
無聊,這特展在看了一輪之後,也沒有什麼特別值得愷愷注意的地方,換句話說,我們什麼都
看到了,但也什麼都沒看到...,我可以想見愷愷在看到這些東西時的感覺,又不會動,人又
很多,又不能玩,不能亂跑,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和愷愷年齡差不多的小朋友,有些也是很認真
的在聽導覽,試著在紙上留下他們對於長毛象的種種印象...,為什麼愷愷沒發現勒?
***
我妹很喜歡研究木乃伊...,對於這種東西老是看到著迷,其實我也有雷同得狀況,空空和阿基
在仔細觀看時,會發現他有著一種很穩重的莊嚴感以及如同漩渦般的強烈吸引力,尤其是阿基
的頭,兩隻象牙就這樣順其自然的從頭出現,有時真的會認為這隻象似乎還在呼吸,而第一次
參展的空空,在從眼線的紋路延伸,如同我們熟隻的家裡,觸角慢慢深到了學校,附近的商店
構成了一個生活圈一般,可以想見這樣的龐然大物有的輪廓,絕對不會只限於這小小的冷凍庫
,這種氣勢,真的相當驚人。
***
這次採購精品時,選了本這次特展的書籍,以及扇子和撲克牌,書雖然薄薄一本,但因為圖片
很多,印刷的細膩度很夠,雖說是200元,但很容易把我在看展時的記憶抓回來,是本相當好
書籍,而撲克牌...,買了之後到曾外祖母家時和那裡的小朋友拆來玩,發現少了一張....ˋˊ
厚~連這個都要A,你以為我們都不會把精品店的撲克牌拿來玩嗎!
給我記著ˋˊ...
訂閱:
文章 (Atom)